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,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!
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!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,請開啟JavaScript!
五月 23, 2024 星期四 微雨 28° 82%

賣 地 表 尋 寶 「 加 密 」 發 展

2014-01-18    星島日報
(星島日報報道)為滿足本港未來十年的房屋供應指標,《施政報告》提出適度地提高本港發展密度兩成。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,有關安排並不適用於新界東北和洪水橋等發展區,但計畫在本年度的賣地表內抽起一些尚未出售的土地,希望可以重新審視其發展密度,倘若能克服交通基建、環境、供水排污等問題,會通過城規程序加大發展密度。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則表示,本港在五年後需要興建多達二十萬個公營單位,較未來五年增加一倍半,估計過程需要面對五大挑戰。   《施政報告》提到,除了港島北及九龍以外地區,全港其他各個「發展密度分區」的最高住宅用地地積比率,可整體地適度提高約兩成。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記者會表示,增加密度安排不適用於規劃相當成熟或已完成規劃項目,包括新界東北發展區、洪水橋發展區及東涌新市鎮拓展發展區,因有關地點在規劃時,已盡量提升發展密度。   他又表示,政府會在本年度的賣地表內抽起一些尚未出售的土地,希望可以重新審視其發展密度,倘若發現可以克服交通基建、環境、供水排污等問題,又能與地區作出配合,會通過城規程序加大發展密度,完成後才再次注入賣地表進行拍賣,盡量善用有關土地。   至於持有私人土地的業主,如要透過修訂契約或重建來增加發展密度,陳茂波亦說須經城規程序審批,亦要滿足交通基建、環境、供水排污等因素,才有機會獲得通過。他強調,業主即使獲批,仍要補地價。   被問到提高發展密度時,會否令發展商得益,陳茂波回應說,應先從利用土地角度去看,而土地增加密度後,現時仍未知道會由誰人投得。他亦稱,新發展區集中在新界並非要「剷起新界」,而是新界較多用作貨櫃、倉存的「棕地」,過去坊間亦有意見反映要先發展「棕地」。  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,預計今年起之後的五年計,公營房屋落成量約八萬個,私營就有六萬八千個,政府決定採納長策會建議,即未來十年建屋目標定為四十七萬個單位,將會面對很大挑戰,因未來五年項目已經展開,難以再增加落成量,只能在「第二個五年後」補足,意味於二○一九至二○二三年的期間,目標是要有二十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落成,數量較對上五年增加一倍半。   他亦指: 「於未來十年需要共建八萬個居屋單位,未來五年(落成量)偏低,即後面幾年要偏高。」   他強調,目前公營房屋都是以出租公屋為主,居屋的比例會因應需求作調整,但認為無論市場如何改變,對公營房屋的需求仍然存在,但他亦承認,未來十年要大幅增加建屋量,政府需要面對五大挑戰,包括是否找到足夠的土地、能否及時完成所需要的規劃程序、要取得地區上的支持、建造業界人手能否配合,以及需要考慮房委會在財政及人力資源方面的執行能力。   至於重建華富邨,他說政府正進行初步研究,要進一步作技術性研究和考慮重建後的發展參數,也要評估交通、環境、社區設施配套等。 2014-01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