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,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!
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!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,請開啟JavaScript!
五月 5, 2024 星期日 間有陽光 27° 80%

北大嶼山 高度集中推地

特首李家超昨日提到,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和交椅洲人工島的填海。兩個項目都在施政報告內提出,意思即是兩個項目都會做,而且兩個項目都要計劃如何做好。若從新一年賣地計劃所見,東涌新填海區很可能成為未來幾年的「麵粉倉」,至於北都及人工島好快要接力。 東涌新填海區 勢成「麵粉倉」 發展局早前公布新一年的賣地計劃,合共12幅住宅用地,提供約9,120伙,屬於近5個年度新高,其中值得留意的是,3幅用地來自東涌,分別是第106A區、第106B區及第106C區,屬於賣地表內最多地皮推出的單一地區,估計可提供1,200至1,500伙。 3幅地皮比較像是同一幅大型地皮「拆細」出售,但不能夠忽略的是,同樣在下年度推出的3個鐵路項目,分別是東涌東站第1期,以及小蠔灣1期、2期,合共涉及4,530伙。 換句話,政府賣地的3幅地皮加上3個鐵路項目,在北大嶼山(東涌及小蠔灣)的住宅單位供應多達5,700至6,000伙,相當於2023/24年私樓土地潛在供應20,550伙的大約3成。若果單以政府賣地加上「一鐵一局」,較容易由政府主導的3個土地來源計算(總數15,850伙),比例更達36至38%。 這種密集在同一地區推地的情況並不罕見,例如2018/19年度及2019/20年度兩個年度,屬於啟德跑道區的密集推地時期,其中2018/19年度售出的14幅住宅地,有6幅位於啟德區,比例達4成;而2019/20年度推出的7幅住宅地,啟德地便佔4幅,比例超過一半。 再早一點的例子,就有2014至16年的密集推屯門東掃管笏地皮,以至更早期在2011及12年的密集推將軍澳南地皮。 這種同區密集推地的時代背景是,政府手上的土地儲備不夠,要物色足夠的土地放進賣地表內本身就捉襟見肘,而過去20年大型新市鎮開發速度大幅放緩,由上世紀90年代之後,較大規模的新市鎮已經要數啟德區,令到政府當有新區就緒就惟有急急推地,無辦法同時協調2、3個新區混合推地。 原本按照土地開發時間表,近2至3年應該有不少觀塘安達臣道石礦場的私樓用地可以推出,以至粉嶺皇后山亦有若干私樓用地,但由於當局將大批私樓用地轉作公營房屋發展,令到私樓用地方面更為緊張,便出現集中在東涌推地的情況。 按照發展局的未來10年土地供應藍圖,在未來2至3個年度仍然由東涌填海區的供應主導,去到2026/27年度開始由洪水橋及古洞北/粉嶺北兩個北都新區取代,2029/30年度開始至少4個年度將會是交椅洲人工島的天下。 至於集中推地會有怎樣的後果,最直接是推地時間相近,項目發展時間表都會相當接近,相近的時間賣樓花、相近的時間入伙,無論是發展商賣樓,還是入伙後業主將單位放租,難免要顧及同區海量新盤競爭,定價難免受影響。 撰文 : 唐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