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,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!
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!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,請開啟JavaScript!
五月 3, 2024 星期五 多雲 24° 85%

建公屋根本不能讓香港「告別劏房」 / 洪雯

2023-10-28    明報
【明報文章】立法會復會後我對政府的第一個質詢,就是請政府釋放劏房住戶的詳細資料。2021年發表的《「劏房」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報告》顯示,在全港超過10萬個劏房住戶中,48.4%正在輪候公屋,而約一半並未申請公屋。我想進一步了解並未輪候公屋的劏房戶的詳情,可惜政府給出的數據不痛不癢,基本上是我已掌握了的。 「劏房」是港人心中之痛。政府及社會各界一直以來的思路是加快建設公屋,讓劏房戶盡快「上樓」,讓香港「告別劏房」——我認為,這一做法,是「落錯了藥」。 正如前面指出,劏房戶中約一半並未輪候公屋,大約包括以下幾類:①夾心階層,收入超出公屋輪候上限,但無能力購買或租住像樣的私樓,大約佔全體劏房戶30%至35%;②非港人(無香港身分證),包括雙非家庭,申請難民庇護的來自越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伊朗等地人士,佔劏房戶比例大約5%至10%;③因各種原因喪失公屋的人士(如違規使用公屋、隱瞞資產等,在扣分制下喪失公屋);④收入雖符合輪候公屋資格,但資產超出上限人士,如在境外有房產等;⑤有實際需要租住劏房,如在工地附近租住劏房方便休息、在鬧市租住劏房方便交通銜接等。 很顯然,劏房的存在有其客觀市場需求。比如,對於劏房中的夾心階層,建公屋根本幫不了他們,他們需要的是公屋之上的房屋階梯。而對於沒有香港身分的雙非家庭、難民申請者,難道也分配公屋給他們?如此必然會吸引更多此類人士來港輪候公屋,我們必然陷入公屋供應短缺的無限循環。 理性客觀地看,香港不可能「告別劏房」。我們能做的,只能是告別「劣質劏房」。 (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,旨在指出相關制度、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,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,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,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、不滿或敵意。) [洪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