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,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!
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!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,請開啟JavaScript!
四月 28, 2024 星期日 多雲 25° 88%

「撤辣」好處多 切勿再走回頭路

2024-03-11    星島日報
2月28日財爺公布《財政預算案》,將所有樓市逆周期需求管理措施(即不同的「辣稅」)全部撤銷外,金管局也在住宅貸款方面,除放寬按揭成數外,亦暫停實施假設利率上升2%的壓力測試要求,市場隨即作出正面回應 ── 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數字,一手住宅物業由「撤辣」當日起計至上星期五,短短10天已經錄得約1400宗成交。 一些基層市民或許會問,全面「撤辣」會否令他們難於上車?筆者於上一篇文章已指出,價市下跌反而令他們上不到車。事實上,數年的疫情減慢了一手住宅單位的去貨速度,令市場囤積了不少供應,財爺果斷地取消過時的需求控制措施,明顯促使交投量上升,恢復市場正常交易,惟不會推動樓價飆升。反而某些資金短缺的發展商,更加會利用這黃金檔期,以更優惠的價格推售他們的存貨,藉此「減磅」。 房屋局局長近日藉着「撤辣」發表了一些意見,她表示樓市活躍起來,最開心的是看到市民增加了選擇,筆者十分認同她的說法,「撤辣」無疑減低了置業人士的負擔,不論是作「首置」、「換樓」或「投資」,提升了他們購買意欲,選購他們心目中的理想物業。 香港人喜歡買「磚頭」保值,但「寧買當頭起、莫買當頭跌!」這硬道理從來沒有改變過,政府扭轉近年呆滯的市場氣氛,反而有助市民置業安居。「撤辣」確實為市場帶來了不少好處,筆者嘗試逐一列舉,證明政府推動這德政乃上上之策。 市場成交量大幅改善 數年的疫情令物業市場交投疏落,置業信心越趨薄弱,但取消了「辣招」後,市場成交量大幅改善,雖不至於推升了樓價,但穩住了市民及外來投資者對樓市的信心,鞏固了整體價格,變相遏止普羅大眾資產蒸發的慘況,保住了他們窮一生精力購建的安樂窩,使他們的心安定下來。隨着取消「新往宅從價印花稅」及非自用住宅物業按揭成數放寬至60%,一眾以購買「磚頭」收租的長線投資者重返市場,一方面可為他們找到長遠的資金出路,避免資金流出境外,另外一方面亦可強化租務市場供應。根據勞工及福利局最新數字,去年約有9萬名合資格外來人才抵港,估計他們來港初期不會馬上購置房屋,大部分會選擇租屋落戶,因而帶動住宅租務需求,增加出租單位,肯定有助紓緩租盤不足及租金持續上升的壓力,長遠而言,可減低住房相對成本,保持香港吸引人才留港的競爭力。 長線投資者重返市場 參考政府統計處數字,2023年底居港人口(包括「常住居民」及「流動居民」)重登750萬人的大關,大致回復至2019年底疫情前之水平,但細心一看,「常住居民」實際減少了13.6萬人。要令更多人成為「常住居民」,讓他們成為香港永久居民當然是其中一個方法,但不是所有人都渴望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。 筆者認識一些內地企業家,他們基於商業的考量,並不會放棄內地的身份證,但他們喜歡長期留港,所以希望在港置業安居,但以往30%「辣稅」把他們拒諸門外。今天財爺重開大門,誘使他們留港置業投資及日常消費,為香港經濟增添新動力之餘,卻沒有消費我們「永居」的福利。 地產發展商作為食物鏈之頂層,樓市下滑對他們首當其衝。諺語有謂「鎚仔揼釘釘揼木」,發展商轉不到身,在地產發展的食物鏈中、下游的持份者也不會好過。單位不斷囤積無人問津,資金鏈自然會斷裂,承建商、物料供應者及相關專業人士等也會被牽連。「撤辣」為發展商帶來資金,活化整個地產發展行業,有望逐步打破困局。 「撤辣」其實還有很多好處,但礙於篇幅所限,筆者未能在此全數盡錄,無論如何,相信所有市民都盼望香港不但樓市能夠「回春」,其他行業如金融、旅遊、物流及專業服務等也能夠重回正軌,整體經濟可於短期內復甦。 温偉明 嘉華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(香港地產)